AnyBackup Family 8.0.3.0 重大变更
• 【界面导航】变更如下:
– AnyBackup产品能力升级为统一数据管理平台,因此,此版本对界面导航进行调整,将监控、数据保护、数据利用、数据编排等数据管理相关的业务能力放在一级导航,进一步突出业务能力
• 新增支持【售后支持联系方式】:
– 在AnyBackup管理控制台的登录界面和关于页面提供售后联系方式与爱数技术支持中心公众号二维码,帮助用户快速联系技术人员、解决使用问题
• AnyBackup Family 8 英文版发布,包括Enterprise和DRM ,详见重大价值特性>国际化
AnyBackup Family 8.0.3.0 新增重大价值特性
• 【分布式存储】新增如下能力:
– 新增数据冗余策略:支持EC折叠配比,推荐典型配比:4+2:1
– 支持2U设备以RAID+EC(2+1)方式部署,单个RAID内磁盘可靠性由RAID策略提供,且支持单个节点故障后数据可靠,推荐配置:RAID 5
– 支持三副本、EC冗余策略的存储池对故障的硬盘进行在线替换,保证数据可靠性
– 支持三副本、EC冗余策略的存储池横向扩容,存储池扩容不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业务无感知
• 【重复数据删除】
– 重删后的备份数据支持远程复制到目标端,且远程复制过程中的数据仍保留去重效果,去重范围为指纹库
– 支持备份服务高可用能力:
• 单副本存储池任意节点故障时,开启重复数据删除能力的备份作业发起的增量备份自动转为完全备份,数据写入原指纹库的健康节点,确保故障场景下的备份业务连续性,同时可以保持较高的重删率,避免全量数据重写
(分布式存储池8.0.2.0版本已支持服务高可用能力)
• 新增支持【异构灾备系统纳管】:
– 新增支持对NBU 8.2、NBU 9.1版本进行纳管:
n 提供异构灾备系统统一管理能力:AnyBackup超级管理员可与NBU用户进行关联,实现备份、恢复、策略等灾备管理,且一套AnyBackup可对多套NBU进行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n 策略管理:支持在AnyBackup的界面上手动触发NBU原有备份策略,实现自动备份,支持激活、停用策略
n 作业管理:可监控备份、恢复作业的执行过程与结果,支持暂停、继续、重新启动、取消备份恢复作业
n 恢复管理:可通过AnyBackupWeb界面提供向导式的数据恢复,无需通过人工编写的恢复脚本进行数据恢复
• 新增支持【D2D2T】:
– 新增支持复制到磁带能力,即,将本地存储池的备份数据和复制数据复制到磁带中。数据恢复时,磁带存储池的数据支持直接恢复到生产系统,也支持先将磁带存储池的数据复制到本地任意存储池中进行数据解冻,然后恢复到生产系统。数据解冻后恢复到这一方式可以加速数据恢复效率,适用于数据全量恢复、大数据量恢复场景
n 支持磁带存储池,支持创建,删除,修改,查询等存储池管理能力
n 本地存储池新增兼容本地块存储池、SAN存储池和NAS存储池
n 支持通过策略立即发起或者按照特定频率发起复制到磁带支持按时长/按数量对复制的副本进行保留
• 新增支持【主机】:
– 支持对主机进行备份恢复,包括对主机中的文件、整机进行备份恢复
– 支持对主机的管理
具体内容,详见新增能力>备份与恢复>主机
• 【国产化数据库】新增如下能力:
– 新增支持对TDSQL进行备份恢复
– 新增支持对 阿里云公有云RDS for MySQL 进行备份恢复
– 新增支持对 华为云公有云RDS for MySQL进行备份恢复
– 新增支持对 ArkDB 进行备份恢复
– 新增支持对 Vastbase进行备份恢复
– 新增支持对 HighGo 进行备份恢复
– OceanBase日志备份支持SLA 策略
– GoldenDB 支持日志备份,恢复到指定时间等系列功能
– Gbase 8a 支持库级备份恢复
• 【虚拟化与云平台】新增如下能力:
– 新增支持对Proxmox VE进行备份恢复
– Nutanix AHV迁移至“以资源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 InCloud Sphere迁移至“以资源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 【Kubernetes】新增如下能力:
– Kubernetes迁移至“以资源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 Kubernetes备份框架迁移到AnyBackup标准备份框架中,未来可快速基于V8存储提供公共能力,如重删、备份上云、磁带归档等等
• 【海量虚拟机管理】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虚拟机组,且支持组级的批量备份、批量停止能力,实现海量虚拟机的批量管理
– 支持通过SLA绑定情况、未配置/已备份状态、虚拟机容量和架构等多种条件进行虚拟机筛选,提供强大的虚拟机筛选能力
• 【应用级灾备】新增如下能力:
– 虚拟化平台、私有云备份数据或整机复制数据进行灾难恢复与演练时,工作流新增支持将工作流运行中所产生的新主机作为恢复目的地
– 支持对数据库及底层虚拟机进行一键式、自动化的灾难恢复与演练,提升恢复与演练效率
– 工作流扩展并发上限:单工作流支持50个节点上限,工作流组支持200个工作流上限串行执行,满足复杂应用系统进行灾难恢复与演练的要求,同时提升海量数据进行灾难恢复与演练的效率
• 【病毒查杀】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对VMware备份数据实现无代理的病毒检测、杀毒与隔离
– 支持对OSS对象存储的备份数据通过挂载恢复的方式进行病毒检测、杀毒与隔离
• 【防勒索病毒】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Air-Gap能力,通过为用户规划隔离恢复环境,此环境与备份站点网络隔离,定期从备份站点复制安全数据作为副本,超出复制窗口期后隔离恢复环境自动断开网络平面,从而有效阻断勒索病毒攻击途径,防范恶意数据访问和加密纂改。
n 支持为隔离恢复环境设置复制窗口,窗口到期后下线所有节点的复制平面网卡。不在窗口期内,与备份域交互的控制台通信相关功能无法使用
n 支持在非复制窗口期内编辑复制窗口,此次编辑在下一次窗口期内生效
• 新增支持【数据访问审批】:
– 支持自定义审批流,提供数据使用的多级审批能力,确保备份数据被安全使用
n 支持对手动备份、手动恢复、手动清理、以及新建、编辑、删除SLA等操作进行审批,待审批者审批通过后生效用户(审批流申请者)方可执行操作操作
n 开启审批流后,支持设置审批自动拒绝时间,超过规定天数自动判定为审批不通过,拒绝生效用户进行该操作
n 在AnyBackup管理控制台上,每个用户的顶部导航栏新增审批中心,用于记录/处理审批申请。不同角色的审批中心页面不同,管理员类角色包含“我的待办”、“已处理的”两个标签页,操作员类角色包含“我的待办”、“已处理的”、“我的申请”三个标签页
Ø 我的待办”页面展示审批者待审批的申请记录,支持同意或拒绝审批
Ø “已处理的”页面展示审批者处理过后的审批记录
Ø “我的申请”页面为该生效用户申请操作的审批记录,支持撤销审批
• 【网络环境】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IPV6单栈网络
– 支持IPV4、IPV6双栈网络
具体应用备份恢复对IPV6以及IPV4、IPV6双栈网络的支持情况详见新增兼容性
• 新增支持【国际化】:
– 支持 English 语言
– 支持语言自定义,用户可进行中文/English语言切换
• 新增支持【个性化配置】:
– 支持用户自由更改界面LOGO、产品信息自定义,同时支持隐藏部分内容,实现品牌一致性,提高用户体验。产品版本升级后,配置信息仍保留,无需重复配置
AnyBackup Family 8.0.3.0 新增能力
备份与恢复
• 新增支持【主机】:
– 支持【主机管理】:
n 支持以主机作为生产资源进行灾备管理,可基于主机创建并管理“文件”和“整机”文件集,即文件备份任务和整机备份任务
n 支持主机搜索,即根据主机名与 IP 搜索主机,提升海量主机查询效率
n 支持批量管理,即支持通过“文件集模板”批量创建文件备份任务和整机备份任务,提升海量主机备份任务创建效率
– 支持【整机】备份与恢复:
支持对主机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卷进行备份恢复。相较于V7仅支持以卷的方式对Windows操作系统、以文件的方式对Linux操作系统进行备份恢复,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数据保护能力。同时,V7没有备份Windows/Linux磁盘的分区信息以及Linux磁盘以文件形式备份,数据恢复时需要手动创建磁盘分区,手动创建文件系统、手动挂载等恢复的前置操作,恢复流程复杂。V8采取块级的整机数据保护方案,解决了这一问题
n 支持完全备份和永久增量备份(其中永久增量备份是基于块级I/O过滤驱动,利用I/O过滤驱动跟踪变化的数据块,增量备份时仅备份变化的数据块,无需进行全盘数据比对,实现更高效的增量备份)
n 支持逐扇区备份、恢复无法识别或不支持的文件系统以及其他专有数据格式的磁盘
n 支持数据压缩、传输加密、多通道备份恢复等能力
n 支持浏览恢复,实现磁盘级别的裸机恢复和异机恢复能力,从而实现整机快速重建,降低系统宕机时间
n 支持数据“预”恢复,在灾难发生前将整机数据恢复到外接硬盘中,对应生产主机出现问题后通过替换硬盘的方式来恢复系统,从而缩减系统宕机时间,降低RTO
– 支持【文件】备份与恢复(与“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并存):
n 支持完全备份、永久增量备份、浏览恢复和挂载恢复
n 支持数据源筛选,即,精准过滤数据源中无需备份的目录文件
n 扫描目录时可根据目录时间过滤已保护的目录,不再进入目录扫描,从而提升目录扫描效率与增量备份性能
n 支持数据压缩、数据加密、传输加密、远程复制、多通道备份恢复、重复数据删除等能力
n 支持以文件系统模式浏览已备份文件目录,区别于AnyBackup Family 7 的时间点模式,提升备份数据浏览效率
n 文件备份后支持复制到磁带,复制到磁带具体能力,详见上文重大价值特性>D2D2T
n 支持指定目录层级的挂载恢复,且支持多个目录聚合后统一挂载,并可通过 NAS 共享目录增加、删除挂载目录,提升数据挂载灵活性
• 新增支持【卷】:
– 支持卷定时备份:支持对Windows/Linux系统的xfs、ext2、ext3、ext4、ntfs等文件系统对应的进行卷级定时备份
n 支持完全备份、永久增量备份(其中,Windows完全备份和永久增量备份是通过VSS快照技术对NTFS文件系统对应的卷进行数据备份,Linux完全备份和永久增量备份通过LVM快照技术对xfs、ext2、ext3、ext4文件系统对应的卷进行数据备份。)
n 永久增量备份的变化块识别是基于块级I/O过滤驱动,利用I/O过滤驱动跟踪变化的数据块,永久增量备份时仅备份变化的数据块 ,无需全卷数据比对,实现更高效的增量备份
n 支持自定义脚本、多通道备份恢复等能力
n 支持浏览恢复和Linux卷级挂载恢复能力,支持通过挂载恢复实现细粒度恢复的效果
– 支持卷实时备份:支持对Windows/Linux系统的xfs、ext2、ext3、ext4、ntfs等文件系统对应的进行卷级实时备份
n 新增支持完全备份、永久增量备份(基于块级I/O过滤驱动,实时捕获并备份生产系统的I/O数据,从而提供持续数据保护能力,并提供任意时间点恢复能力,达到秒级RPO的效果)
n 支持浏览恢复和Linux卷级挂载恢复能力,支持通过挂载恢复实现细粒度恢复的效果
n 新增支持任意时间点恢复
n 新增支持自定义脚本、多通道备份恢复
• 【VMware】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虚拟机的备份副本挂载到主机目录,实现更高效的内容访问
– 支持虚拟机的细粒度恢复,可通过浏览器直接下载虚拟机内部的文件,从而实现数据的细粒度恢复
– 重删后的备份数据支持远程复制到目标端,且远程复制过程中的数据仍保留去重效果,去重范围为指纹库
• 【H3C CAS/UIS】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虚拟机的备份副本挂载到主机目录,实现更高效的内容访问
– 支持虚拟机的细粒度恢复,可通过浏览器直接下载虚拟机内部的文件,从而实现数据的细粒度恢复
• 【OpenStack】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云硬盘备份恢复
– 支持云硬盘挂载到云主机
– 支持虚拟机异构恢复到FusionCompute平台、VMware平台
– 支持虚拟机的备份副本挂载到主机目录,实现更高效的内容访问
– 支持虚拟机的细粒度恢复,可通过浏览器直接下载虚拟机内部的文件,从而实现数据的细粒度恢复
– 新增支持LVM方案,当OpenStack平台使用LVM后端存储时,可以通过LVM快照对OpenStack平台的虚拟机磁盘进行数据备份,提升该场景下虚拟机备份性能
– 支持虚拟机组, 且支持组级的批量备份、批量停止能力,便于用户实现海量虚拟机的批量管理
– 支持重复数据删除
– 重删后的备份数据支持远程复制到目标端,且远程复制过程中的数据仍保留去重效果,去重范围为指纹库
• 【SmartX、JDStack、TCE阿里云专有云】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重复数据删除
– 重删后的备份数据支持远程复制到目标端,且远程复制过程中的数据仍保留去重效果,去重范围为指纹库
• 【华为云Stack】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组级的批量备份、批量停止能力,便于用户实现海量虚拟机的批量管理
– 重删后的备份数据支持远程复制到目标端,且远程复制过程中的数据仍保留去重效果,去重范围为指纹库
• 【H3C CAS/UIS】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组级的批量备份、批量停止能力,便于用户实现海量虚拟机的批量管理
• 【FusionCompute】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虚拟机的备份副本挂载到主机目录,实现更高效的内容访问
– 支持组级的批量备份、批量停止能力,便于用户实现海量虚拟机的批量管理
– 支持虚拟机的细粒度恢复,可通过浏览器直接下载虚拟机内部的文件,从而实现数据的细粒度恢复
– 重删后的备份数据支持远程复制到目标端,且远程复制过程中的数据仍保留去重效果,去重范围为指纹库
• 【CNware】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虚拟机的备份副本挂载到主机目录,实现更高效的内容访问
– 支持虚拟机的细粒度恢复,可通过浏览器直接下载虚拟机内部的文件,从而实现数据的细粒度恢复支持重复数据删除
– 重删后的备份数据支持远程复制到目标端,且远程复制过程中的数据仍保留去重效果,去重范围为指纹库
• 【Nutanix AHV】迁移至“以资源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支持如下能力:
– 支持完全备份、永久增量备份和新建恢复
– 支持虚拟机异构恢复到VMware平台
– 支持远程复制
– 支持虚拟机的细粒度恢复,可通过浏览器直接下载虚拟机内部的文件,从而实现数据的细粒度恢复
• 【InCloud Sphere】迁移至“以资源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远程复制
– 支持虚拟机异构恢复到VMware平台
• 新增支持【Proxmox VE】:
– 支持完全备份、新建恢复
– 支持传输加密、远程复制等能力
– 支持通过未配置、已配置、已备份、不可备份等备份状态以及情理中、备份中、恢复中、复制中等执行状态进行虚拟机筛选,实现强大的虚拟机筛选能力
• 【OceanBase】新增如下能力:
– 日志备份支持通过策略发起,日志备份运行中可以按照策略生成备份时间点。之前基于日志切片生成备份时间点导致的每天最多产生1个备份时间点,异常场景下可能会导致1天的数据丢失。基于策略生成备份时间点可以提升日志备份时间点的产生频率(日志备份时间点的最小时间间隔为30min),减少数据丢失量
• 新增支持【TDSQL】:
– 支持对分布式和集中式部署的TDSQL进行数据保护
– 支持对TDSQL实例进行完全备份、增量备份、日志备份
– 支持恢复到最新状态、恢复到指定时间
– 支持同一平台恢复、跨平台恢复、跨集群恢复
– 支持备份/恢复自动重试和自定义脚本
– 数据备份时支持选择备份节点所在IDC,即备份节点机器所在的位置。支持选择多个IDC,当集群节点发生切换后,可以灵活的选择节点进行数据备份
– 数据恢复方案支持采用NFS协议
• 新增支持【阿里云公有云RDS for MySQL】(基于通用备份框架):
– 本地盘实例支持物理备份和日志备份
– 云盘实例支持快照备份和日志备份
– 支持恢复到自建数据库和用户OSS
• 新增支持【华为云公有云RDS for MySQL】(基于通用备份框架):
– 支持完全备份
– 支持恢复到自建数据库和用户OBS
• 【MySQL】新增如下能力:
– 新增支持MySQL库级备份恢复
n 支持选择单个库或多个库进行备份恢复、挂载恢复
n 支持库级待备份功能和不备份功能,实现对备份数据库的筛选
– 新增支持MySQL逻辑备份恢复(基于通用备份框架):
n 支持实例级、库级的逻辑备份恢复
n 支持使用端口号授权、本地socket授权进行备份恢复
n 备份恢复时支持自定义脚本,可以灵活配置备份恢复脚本的参数,实现自定义备份恢复
– 新增支持MySQL LVM备份恢复
n 新增通过LVM快照技术对xfs、ext3、ext4等LVM卷文件系统上的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备份,实现对MySQL数据库数据部署在LVM卷上这一场景的数据保护
n 支持备份InnoDB、MyISAM数据库存储引擎
n 支持完全备份、日志备份
n 支持对MySQL单机、集群进行备份恢复
n 支持库级、实例级备份恢复
n 数据备份支持多通道备份、数据加密、传输加密、重复数据删除、备份成功后删除归档日志、备份自动重试、自定义脚本等能力
n 数据恢复支持指定配置文件恢复、指定端口号恢复、恢复后使数据库联机、恢复自动重试、自定义脚本等能力
• 新增支持【ArkDB】:
– 支持ArkDB逻辑备份恢复
n 支持实例级、库级的备份恢复
n 支持使用端口号授权、本地socket授权做备份恢复
n 备份恢复时支持自定义脚本,可以灵活配置备份恢复脚本的参数,实现自定义备份恢复
– 支持ArkDB物理备份恢复
n 支持实例级备份恢复、挂载恢复
n 数据备份支持多通道备份、备份成功后删除归档日志、数据加密、传输加密、重复数据删除、自定义脚本、备份自动重试等能力
n 数据恢复支持支持指定配置文件恢复、指定端口号恢复、恢复后使数据库联机、自定义脚本、恢复自动重试等能力
• 【SQL Server】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仅复制备份”这一备份模式,实现在非业务节点的被动副本备份,避免影响生产环境的业务性能。仅复制备份支持完全备份和日志备份
– 支持多通道备份恢复
• 【GBase 8a】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库级备份恢复
– 支持传输加密
• 【GoldenDB】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指定机房/相对位置备份
– 支持分片级、节点级备份恢复
– 支持日志备份
– 支持恢复到指定时间、恢复到指定节点
– 支持备份时发现活跃CM/GTM节点,无需手动添加活跃CM/GTM节点进行数据库的备份,提升产品易用性
• 新增支持【HighGo】:
– 支持对HighGo单机、集群进行数据保护
– 支持全量备份、日志备份
– 支持浏览恢复
– 支持指定时间恢复
– 支持传输加密、远程复制等能力
• 新增支持【Vastbase】:
– 支持全量备份、增量备份、日志备份
– 支持浏览恢复、挂载恢复
– 支持指定时间恢复
– 支持传输加密
• 新增支持【InterSystems IRISHealth 集群】:
– 支持全量备份、增量备份
– 支持浏览恢复
– 支持数据压缩、数据加密、传输加密、重复数据删除、远程复制等能力
• 【HDFS】新增支持快照定时备份方案
– 通过备份 HDFS 目录快照,保障备份 HDFS 文件目录的数据一致性
– 增备时无需扫描备份目录,避免扫描操作的时间消耗,降低扫描操作带来资源占用
– 与原 HDFS 定时备份方案并存,用户可根据使用场景,自行选择是否启用 HDFS 快照定时备份方案
• 新增支持【MongoDB】(基于通用备份框架):
– 支持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浏览恢复
– 支持DataBase级、Collection级备份恢复
– 支持传输加密
• 新增支持【Greenplum】:
– 支持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浏览恢复
– 支持数据库作为最小备份粒度
– 支持多通道备份恢复
– 支持通过S3标准协议进行备份、恢复
• 新增支持【Elasticsearch】(基于通用备份框架):
– Elasticsearch定时数据保护支持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浏览恢复,支持支持索引级的备份与恢复
• 新增支持 【Clickhouse】(基于通用备份框架):
– Clickhouse定时数据保护支持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浏览恢复,支持实现 Clickhouse 数据库级、表级的备份与恢复
• 【Kubernetes】支持如下能力:
– 支持完全备份、永久增量备份、快照、快照备份、浏览恢复和挂载恢复
– 支持远程复制、重复数据删除、数据压缩等能力
容灾与迁移
• 新增支持【SQL Server】:
– 支持本地、容器、云环境上的SQL Server 数据库容灾迁移能力
– 支持Windows、Linux服务器上SQL Server 数据库容灾迁移能力
– 支持SQL Server单机、故障转移集群、AlwaysOn数据库容灾迁移能力
– 支持 SQL Server 数据库级的数据容灾,支持对新增的 DDL 语句、DML 语句、视图、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进行复制
– 支持 SQL Server 数据库级、表级数据迁移,支持对表DDL 语句、DML 语句进行复制
– 支持数据库名称映射,可以将源端数据库复制到目标端其他名称数据库中
– 支持全量复制、增量复制,支持断点续传
– 支持配置读写并发数,提高容灾迁移性能
– 支持自定义配置同名表冲突、插入数据冲突、更新数据不匹配等处理规则,解决写入数据冲突问题
公共
• “以资源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远程复制】新增如下能力:
– 远程复制支持通过策略设置限速时间段
– 远程复制支持通过策略设置多个目标端,满足一次复制作业同步给多个用户的场景
• “以资源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作业】新增如下能力:
– 调整全局排队配额上限到2500
– 调整全局执行配额上限到2500
– 支持存储服务级别的并发控制
– 新增命令行工具,支持自定义调整排队配额、执行配额的上限
• “以资源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策略】新增如下能力:
– 新增支持【应用快照策略】(适用于Kubernetes)
n 可为Kubernetes的快照配置快照周期、快照发起时间、快照窗口等应用快照计划以及快照保留周期、快照保留个数等应用快照保留策略
– 【备份策略】新增如下能力:
n 支持备份窗口,支持设置禁止备份、限速备份时间段
Ø 在禁止备份的期间,SLA不会触发备份,也无法手动发起备份正在执行的作业会立即自动停止;排队中&审批中的作业,状态变更为已取消
Ø 支持按时间段限速
• “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复制策略】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按时间段对远程复制进行限速
• 新增支持【Windows绿色客户端】:
绿色客户端无需安装客户端,解压即可运行;客户端运行时,不会修改生产环境注册表;支持一键删除客户端,无残留数据
– 文件和卷支持绿色客户端
• 【推送安装与更新】新增如下能力:
– 客户端远程更新支持AnyBackup 8.0.2.0客户端平滑更新到8.0.3.0版本
n 支持代理独立、按需更新
n 支持代理批量更新
n 支持查看更新进度和更新执行详情
n 支持在线代理下载更新日志
– 支持在存储服务节点上推送安装代理
• 【安全策略】
– 支持禁用用户:当用户超过配置天数未登录管理控制台,则该用户自动禁用
• 【授权管理】新增以下功能:
– 新增支持磁带归档前端容量授权
– 新增支持磁带归档驱动器授权
– 新增支持灾难恢复管理的虚拟机/云主机计量授权
• 新增支持【WEB插件化】:
– 新增支持用户将自己开发的插件导入到AnyBackup 管理控制台并显示界面,赋予用户产品的二次开发能力,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定义开发
AnyBackup Family 8.0.3.0 新增优化
系统优化
• 【内存管控】新增以下能力:
– 提供服务内存资源管控能力,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提升系统在高负载和高并发等复杂环境下稳定性
– 产品部署时默认不进行内存限制
– 支持自定义调整内存限制、批量调整内存限制、手动移除内存限制
– 被内存管控的服务触发内存OOM时,上报OOM日志到控制台,便于问题排查
体验优化
备份与恢复
• 【VMware、H3C CAS/UIS、OpenStack、SmartX、JDStack、TCE、阿里云专有云、Zstack、FusionCompute、CNware、Nutanix AHV、InCloud Sphere、Proxmox VE】新增如下优化:
– 支持自定义配置虚拟化与私有云平台同步至AnyBackup管理控制台的同步周期,满足用户差异化的的同步间隔需求
– 支持通过SLA绑定情况、未配置/已备份状态进行虚拟机筛选,提供更强大的筛选能力
– 支持通过点击执行状态浏览作业详情和执行详情,简化操作流程
– 虚拟机列表支持显示“上次备份结果”,帮助用户掌握上次备份情况
– 支持查看备份/恢复时虚拟机配置详情,支持回看历史时间点的虚拟机配置信息,帮助用户掌握备份/恢复时虚拟机配置情况
– 支持通过策略进行备份限速和远程复制限速,用户可以手动配置不同时间段的备份与复制流量,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带宽资源
• 【华为云Stack】新增如下优化:
– 支持自定义配置虚拟化与私有云平台同步至AnyBackup管理控制台的同步周期,满足用户差异化的的同步间隔需求
– 支持通过SLA绑定情况、未配置/已备份状态、虚拟机容量和架构进行虚拟机筛选,提供更强大的筛选能力
– 支持通过点击执行状态浏览作业详情和执行详情,简化操作流程
– 虚拟机列表支持显示“上次备份结果”,帮助用户掌握上次备份情况
– 支持查看备份/恢复时虚拟机配置详情,支持回看历史时间点的虚拟机配置信息,帮助用户掌握备份/恢复时虚拟机配置情况
– 支持通过策略进行备份限速和远程复制限速,用户可以手动配置不同时间段的备份与复制流量,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带宽资源
• 【GoldenDB】新增如下优化:
– 数据恢复时支持获取到数据流量大小
– 分布式环境支持基于子任务显示每个节点的执行输出和速度
– 支持恢复过程中不显示日志时间点,优化恢复体验
• 【TDSQL】新增如下优化:
– 数据恢复时支持获取到数据流量大小
– 分布式环境支持基于子任务显示每个节点的执行输出和速度
• 【通用数据保护】新增如下优化:
– 数据恢复时支持获取到数据流量大小
– 分布式环境支持基于子任务显示每个节点的执行输出和速度
公共
• “以资源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事件/告警】新增如下能力:
– 事件/告警详情新增显示作业/活动ID,通过此ID可直接跳转查看作业/活动详情,以便快速定位问题
– 事件和告警详情新增展示“原因”,支持查看操作失败原因,进行问题排查
• 【代理】新增如下优化:
– 支持代理类型批量筛选,根据代理类型筛选代理时,由仅支持一种代理类型变更为支持多种代理类型同时筛选,优化了单个代理类型筛选的局限性
– 支持根据更新状态筛选代理,可根据不同更新状态(不可更新、更新中、可更新)筛选代理,便于批量查看相同更新状态的代理
– 支持代理排序功能,支持根据代理版本对代理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也支持根据更新状态对代理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便于按照版本顺序直观查看代理
• 【控制台通信-用户链路】新增如下名词变更:
– “用户验证”更改为“用户链路”、
– 链路状态由“正常”更改为“在线”、“异常”更改为“离线”
– 链路筛选条件由 “AK名称”、“创建者”更改为“租户名”、“用户名”
• 【存储服务】新增如下优化:
– 指纹库列表新增展示指纹库状态,便于用户直观了解指纹库状态
– NAS网关能力由独立的发布包附加安装,优化为在AnyBackup产品包作为服务安装,简化安装部署步骤
– NAS网关管理由后台创建+AnyBackup管理控制台纳管,更改为在AnyBackup管理控制台直接创建,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功能优化
备份与恢复
• 【OpenStack】新增如下优化:
– 支持非运营管理员将华为云Stack平台接入AnyBackup管理控制台,支持用户以更小的账户权限进行备份恢复
– 优化残留资源清理方式及多iSCSI存储场景下的备份逻辑,为海量虚拟机场景提供更高效且安全的备份方式
• 【Oracle】新增如下优化:
– Oracle定时备份恢复新增如下优化:
n 将管道配置文件的存放路径由系统目录/tmp更改至其他目录,以解决管道配置文件删除的风险,提升备份成功率
n 针对备份恢复场景的Oracle ORA错误,新增支持配置是否忽略错误,并支持对忽略的错误设置警告。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配置是否接收或忽略错误,提升产品易用性
– Oracle CDM备份恢复新增如下优化:
n 针对备份恢复场景的Oracle ORA错误,新增支持配置是否忽略错误,并支持对忽略的错误设置警告。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配置是否接收或忽略错误,提升产品易用性
n 挂载恢复时支持用户自定义设置实例的用户名和密码
• 【MySQL】新增如下优化:
– 恢复完成的数据库开放远程链接,方便远程访问
– 挂载恢复时支持用户自定义设置实例的用户名和密码
• 【PostgreSQL】新增如下优化:
– 恢复的数据库开放远程链接,方便远程访问
– 支持对通过 -port 启动的实例进行备份恢复
• 【openGauss】新增如下优化:
– 支持完全备份过程中不备份归档日志,备份需要的xlog日志
• “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数据清理】新增如下优化:
– 清理数据时,执行详情中显示清理的时间点信息,例如:清理时间点[xxx]的数据成功/失败),便于客户直观地查看清理结果
容灾与迁移
• 【PostgreSQL、腾讯云 TencentDB For PostgreSQL、华为云 RDS For PostgreSQL、阿里云 RDS For PostgreSQL、SQL Server、华为云 RDS For SQL Server、腾讯云 RDS For SQL Server、阿里云 RDS For SQL Server、微软云 RDS For SQL Server】新增如下优化:
– 执行详情新增支持“数据延迟时间”,记录源端采集到数据、目标端写入数据完成之间的时间差,帮助用户掌握容灾迁移过程中的RPO时间,帮助用户判断数据复制过程中数据是否出现写入阻塞问题
• 【残留问题解决】
– 解决目标端数据库写入速度远低于数据采集速度导致缓存数据清理、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
– 解决debezium的异常场景下,任务无法感知异常的问题
– 解决日志配置不规范可能出现打印大量日志的撑满日志存放目录的问题
安全优化
• 【可靠性】新增如下优化:
– 优化集群管理自愈能力:当集群管理服务故障时,可自动重启运行
AnyBackup Family 8.0.3.0 术语变更
• 【客户端与代理】新增如下名词变更:
– “执行器”改为“代理”
AnyBackup Disaster Recovery Management 8(灾难恢复管理)
新增功能
• 【病毒查杀演练】新增如下能力:
– 集群情况下单个节点故障仍可正常对外病毒查杀演练服务
– 恢复资源中的客户端执行病毒查杀时,会自动检测服务端与客户端的杀毒引擎和病毒库版本。如版本不一致,则自动将服务端上的杀毒引擎和病毒库更新至客户端
• 【灾难恢复与演练】新增如下能力:
– 支持工作流组中的多个工作流串行执行,能够在恢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单次对海量备份数据进行自动化灾难恢复演练
– 支持手动选择任意备份备份时间点、复制时间点进行灾难恢复与演练
– 恢复资源清理新增支持在每日指定时间点执行清理操作
• 【灾难恢复策略】新增如下能力:
– 针对“以资源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下的备份数据,工作流新增支持定期触发和备份完成后触发的灾难恢复策略
新增兼容性
• 【灾难恢复与演练、工作流】新增如下兼容性:
– 支持对VMware的备份数据进行灾难恢复演练和工作流编排
– 支持对通用数据保护、TDSQL、GoldenDB、TiDB、GreenPlum的备份数据进行灾难恢复演练和工作流编排
– 支持对OSS的备份数据进行灾难恢复演练与工作流编排
• 【网络场景】新增如下能力:
– 灾难恢复与演练、工作流编排、病毒查杀演练、灾难恢复策略新增支持IPV6单栈网络以及IPV4、IPV6双栈网络
想要详细了解 AnyBackup Family 8.0.3.0 版本的更多功能,可以登陆爱数官网进行在线咨询或拨打 400-8216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