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请您先完善以下信息:
确认提交

扫码关注

爱数技术支持中心公众号

请选择:

请选择咨询类型

AnyShare
AnyBackUp
AnyRobot

扫码关注

爱数技术支持中心公众号

contact us

提交成功!

我们将在 24 小时之内联系你。

性能爆表
AnyShare
如何购买
我想先试用
我已是Anyshare 客户
AnyRobot
如何购买
购买 AnyRobot 订阅服务
我已是 AnyRobot 客户
一对一在线咨询
我是 AnyRobot 新客户
一对一在线咨询

AnyVM 5.0高性能保障之IO合并技术

2017-11-09

存储性能对于企业级应用至关重要,在上一篇AnyVM 5.0的高性能技术解析的文章中,小编给大家分享了IO本地化技术。今天,小爱要跟大家聊聊AnyVM 5.0的另外一个性能加速特性,IO合并技术。

近几年闪存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目前HDD仍然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存储介质。为平衡存储性能、容量、成本这三个要素,目前很多存储方案采用了SSD+HDD的混合存储架构。在这种架构下,往往是SSD用于高速缓存,HDD用于数据存储。

HDD带来的性能瓶颈

众所周知,当前的HDD使用的存储介质是磁盘片,磁头在盘片上移动进行磁道寻址,行为类似播放一张唱片,这种结构的特点是,顺序访问时吞吐量较高,但是如果一旦对盘片有随机访问,那么大量的时间都会浪费在磁头的寻道上,极大的影响IO的响应速度。



传统架构使用的是分层架构,存储层通过存储网络为上层应用提供存储服务。为了应对随机IO直接写入机械存储介质带来的性能问题,其选择是为控制器配置高速闪存。这种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随机IO性能,但由于扩展性的限制,传统存储无法在IO压力不断增长的趋势下对缓存进行无限扩展,最终还是会出现性能瓶颈。  

超融合缓存机制面临的挑战

超融合基础设施使用的是分布式存储系统,解决了缓存资源扩展的问题。为避免随机IO直接写入机械磁盘,现在的超融合产品基本都采用了SSD用于高速缓存来应对。但是仅采用SSD作为缓存还是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面对混合型的数据,如果都先进入SSD缓存,小的随机IO写入可以提升效率,但大的顺序IO怎么办?

随机IO优先缓存到了SSD,在达到SSD缓存阈值的情况下,如果前端仍在大量的快速写入随机IO,而SSD本身也会不断将现有缓存数据刷入到机械硬盘中,但由于还是随机IO写入,下刷至机械硬盘的速度会慢于前端写入速度。

AnyVM 5.0的IO合并技术

针对以上的两个问题,AnyVM5.0的解决办法是在IO调度中进行优化,运用IO合并技术,该技术实现主动将前端写入分散的随机小IO在SSD缓存分区中进行整合,合并成为大的IO后,最后再顺充写入HDD介质池,降低延时,提高写入效率与整体IO的吞吐量,同时减轻存储网络压力,最大可能为用户提供高性能的存储资源。



下面我们以两副本为例,看下IO合并技术的运行机制。

①   当有小的随机IO写入请求时,数据通过A节点的CVM写入到SSD Cache时,同时会通过节点B的CVM同步复制一份到其SSD Cache中,由于SSD Cache拥有很好的IO写入能力,所有可以快速的返回写入完成指令。

②   虽然写入完成,但SSD Cache并不会马上将该IO写入操作进行落盘,而是会等待其它小的随机IO写入数据进行到SSD Cache中,通过对IO冷热数据的智能分析,将冷数据聚合后成为大的IO后再顺序写入到HDD介质中, SSD Cache中的Journal会被清空,重新投入使用。



对于大的顺序IO而言,则直接由CVM写入底层HDD磁盘,不经过SSD缓存分区,这样可以减少对缓存资源的消耗,进一步保障IO性能。

总的来说,通过对不同类型的IO请求进行区别处理,AnyVM 5.0能应对多种应用的不同读写要求,解决大量应用集中到同一个平台后带来的性能压力,真正的实现性能的突破。


ai-assistant
chat
support
trial
需求助手 (内容由 AI 大模型生成,请仔细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