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备份产品多为单点模式,虽然能够为生产数据提供副本保护,但是备份产品本身也面临业务中断的风险。而且,随着现代企业的数据中心业务规模扩张速度加快,庞大的数据量对于备份业务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AnyBackup CDM 7.0采用集群式架构。
AnyBackup 7.0集群的构成
由数据库集群、索引集群、数据集群组成。
- 数据库采用三主模型,任意时刻,各节点上的数据库都是一致的,再通过数据库集群IP(浮动IP),保证数据库的高可用和一致性。
- 索引集群将备份数据的索引,随机负载到不同的节点,在任务发起之前,通过负载算法,合理分配一个索引节点来记录此任务的索引,保证索引的均衡分配。
- 数据集群将所有节点的存储,虚拟出一个大的存储池,备份数据存在哪个节点,有数据集群内部通过算法来分配,对外部透明,外部只需要把数据都忘存储池中写即可。
从逻辑层面看,AnyBackup 7.0 集群系统由如下层面组成:

AnyBackup 7.0集群架构具有如下特点:
- 虚拟IP系统保证集群IP在有任一节点活着的时候都能访问,实现AnyBackup 7.0集群的高可用。
- 负载系统通过代理转发、均衡分配资源方案,保证大批量的Web请求分散到不同节点,高并发的数据保护业务分配到不同节点上的存储服务和重删服务,确保海量数据备份、高并发备份的性能。
- 业务系统保证各业务的正常运行,当节点出现故障时,业务能按预期的结果完成,保证持续提供业务的能力。
- 数据库集群采用三主模型在保证数据库高可用的同时,兼顾数据库的性能,保证数据库的安全和高效。
- 存储系统将多节点上的存储组成一个存储池,备份数据通过各节点上的存储服务将数据保存到存储池中进行统一管理;当新节点加入时,新的存储即可扩展存储池容量,保证容量的可扩展,同时提供重删功能,有效的去除重复数据,节省存储空间。
群集的特性与优点
1.高可用性
传统集群方案中,Web浏览器的IP只部署在一个节点上,并以此节点作为访问IP,基于此节点分流访问其他服务节点。若访问节点意外宕机,则整个集群将变成离线状态,不能使用。
AnyBackup 7.0 采用高可用架构,每个节点均可以作为VIP节点(即管理控制台的访问IP),且每个节点都可以作为负载节点。

整个方案中,所有业务的入口,都是VIP(也称为集群IP),VIP是一个浮动IP,当VIP所在的节点故障,VIP自动漂移到某一个正常的节点上,所有业务经过入口之后被负载到不同的且正常的节点上,保证所有业务还能继续访问。
2.数据库Active/Active/Active模式
AnyBackup 7.0 集群系统采用“三主模型(Active/Active/Active)”,即三个节点均处于活动状态,三个节点运行同一个数据库,互为备用节点,提供同一个服务。从任意节点访问任意数据库均相同。
3.故障自动切换
当集群中的某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连接到故障节点的备份服务,自动切换到还存活的节点上。由于数据库采用三主模型架构,稳定可靠。

当故障节点修复后,重新接入到数据库集群当中。
数据库集群方案中,对数据库的访问,以 DBIP为入口(也称为数据库集群IP),此 IP 也是一个浮动IP,当某个数据库节点故障,如果是 DBIP 所在的节点,在 DBIP 漂移到其他正常的数据库节点上,如果不是,则只是少了一个数据库副本,都不影响数据库集群的正常访问;当故障的数据库节点修复好之后,重新接入集群,即可自动同步数据,恢复到最新的数据库状态。
4.动态在线扩展
AnyBackup 7.0集群系统采用Scale-out架构,支持根据业务扩展规模,动态接入新的备份节点到集群系统,满足按需扩展的需求。节点扩展无需中止备份业务,直接在线接入新增节点。
5.开放式架构
AnyBackup CDM 7.0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系统:
提供Restful API:所有管理功能,都提供Rest接口,满足上层应用集中管理需求。
支持多种类型存储:支持本地磁盘、外挂SAN存储,以及分布式存储,适配各种类型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