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观看采访实录
本文摘自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 信息总监 郭强采访实录
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郭总: 大家好,我是来自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的信息总监郭强。我从事信息化行业有近二十年时间了,从一名软件工程师成长为企业信息化的管理者。对于IT行业而言,我们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刚开始,IT从业者只是企业的一个附属,帮助大家修电脑,但到现在来说,它正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中坚力量。
Q:对于远大医药自身来说,最重要的数据资产都有哪些呢?
A:远大医药的数据资产包括所有的结构化数据和非常多的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文件类、图片类、音频类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关注和利用的数据。其中,数据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部门。因为我们现在进行智能制造,国家推动的“工业4.0”,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产生非常大量的数据。
Q:早期远大医药的信息化建设是什么样子的?
A:刚到远大医药是在2011年初的时候,专业从业人员大概不到五人,维护的电脑台数就一两百台左右,应用系统只有两个,那时基本上我们也就属于专职修电脑的。但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远大医药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也是在近十年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来的。
Q:信息化建设初期有哪些不便和风险?
A:当时远大医药有大概5家子公司,物理位置比较近。到现在为止,已经发展成全国近20多家子公司了。早期的信息化建设还是有很多问题的,第一,无法共享基本信息,大量有用的资源存在个人的电脑中,没有办法被整体利用起来;第二,缺乏对有用数据的保护,例如信息存档、照片备份等,这些都是没有任何措施的。即使是偶尔的备份,也是拿一个光盘刻录机,一个月定期把ERP里的数据进行刻录和备份一次。
Q:是否发生过如数据丢失、信息泄露等信息安全事故呢?
A:确实有过一两次。第一次大概在2012年左右,是因为老园区局域网使用时间较长,私搭乱建也比较多,全面受到了ERP病毒的攻击,基本上网络就瘫了。那时我们正好赶上元旦放假,在12月30日和31日两天,几乎是48个小时没有休息的情况下,把整个园区的每个信息点都做了排查,到元旦以后才恢复正常使用。第二次是因为服务器物理机的损坏,虽然幸好有一些备份,但还是丢了很多的数据,那个时候我们请IT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配合,利用周末时间连夜补录整个集团十几个企业的单子。这还是个挺痛苦的过程。
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Q:从何时起,远大医药逐步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A:大概是用了3到4年时间吧。因为远大医药历史比较悠久,相对来说,员工对信息化接受的速度要慢一些,需要谨慎地去选择每一款信息化建设的产品,所以我们在建设过程中的关注地重点就是,不去盲目地把信息系统建成各式各样的独立的烟筒,而是把现有的系统用好用深,尽量在现有平台上解决更多的问题。
同时,我们在2015年拿到了国家“两化融合”企业的试点,2016年正式通过了国家“两化融合”评定。我们觉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实实在在的、可以指导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宝典,我们现在是全面按照“两化融合”所倡导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信息化建设。
Q:国家对药企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哪些其他的规定?
A:医药行业,尤其是制药行业,不管是从药品的有效性,还是药品数据的可靠性来说,国家都提出了非常多的要求和规范,尤其是专门提到的药品数据管理规范,这个对我们制药企业数据管理而言,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导性的规范。它从整个药品全生命周期,从制造处理、使用数据再到最后存档、销毁数据,对每一个节点、每一个流程都做了明确的规范——如何制造这个数据?如何使用这个数据?该如何保存和备份?不管是纸质数据还是电子数据,都应该严格地按照ALOCH原则,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
Q: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解爱数的产品?
A:大概是2011年左右,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下我接触到备份的软件,但是我觉得一些国外的备份软件,从应用性方面都不够好,同时在服务方面体验也不够好,都是先谈钱后办事。我觉得对于我们传统的制造企业来说,更需要有一款简单易用的、能够很方便地去部署到各个地方的产品,同时需要有本地强大的服务支持。所以后来就找到了爱数的产品,它当时应该是国内唯一的一款备份一体机产品。
2017年,正好企业内部为了适应现阶段实验室发展的需要将原有的CPS全面切换成网络版的系统,更加符合企业药品合规性的要求。这里就出现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第一,成员企业多,所有的成员企业都要上这些网络版的实验室和系统;第二,成员企业的IT力量比较薄弱,如果说每一个企业给他们单独上一套备份软件,操作比较有专业性,他们一般人可能就操作不了;第三,我们从合规性的角度考虑,不仅提到了数据归档、数据备份,还有明确的二次备份的要求,如果我要求每一个成员企业都去建一套二次备份环境,成本会很高。最后我们还是看中了爱数的集团管控的管理平台,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在每一个成员企业里面建一个备份一体机,它的操作很简单,不需要专业的IT人员就可以很好地将实验室里的数据自动备份到备份一体机中,然后备份一体机可以根据定时的自动化任务,每天把数据定时备份到集团的业务中心,同时,集团可以查看、监管所有成员企业每天的数据情况。这样就非常便于管理,也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我看到的所有做备份解决方案的厂商中,爱数做得是最贴合企业实际需求的。
在使用了之后,发现这款产品易用、省心、故障率低,售后也非常人性化,响应非常及时。不管我们提出产品使用范围之内的问题,还是范围之外的问题,爱数的400客服热线都能比较热心、耐心地为我们解答。同时我们接触过许多厂商,去年的大型实验室这个项目,我们整个信息部门尤其是负责整个项目的项目经理,对爱数实施工作的工程师赞不绝口。无论是他的专业度,还是技术的深度,抑或热心程度,都令人赞不绝口。他能够真正地替客户着想,不管是与爱数产品有关还是无关的事,只要是与数据有关的,他能帮的就会尽量帮你做完。
Q:远大医药在数据保护未来的规划?
A:现在整个远大医药集团,IT从业者不少于20人;投资从以前的一年几十万,到现在一年至少几百万、近千万。我们想构建一套整个集团架构下的数据保护框架,从我们传统的结构化数据的灾备,到非结构化数据大量文档的灾备,甚至包括日志灾备。我们希望建立一套集团管控模式下的架构——不光是把集团数据中心所有的应用服务器的数据进行保护,也要帮助下面的成员企业方便地把它们产生的数据全部纳入到管控平台上去。我们去年用了爱数AnyBackup的产品,今年会上AnyShare文档云的产品。其实我们测试爱数文档云的产品已经两年了,和国内外文档云的产品都作了比较,最终还是觉得爱数的产品从各方面来说还是比较有优势的。从传输的角度看,同步的效率很高。我亲自测了一下,大概1G左右的文件量,几分钟就同步完了;从后台的角度看,AnyShare的存储效率相比其他产品来说是最高的,它的去重率非常好,这也是爱数产品本身具有的一个优势吧;从前台的角度看,应用性好,首先,它的整个使用模式与我们传统的Windows高度一致,毕竟大家在Windows模式下用了这么多年了,习惯打开资源管理器来找东西,不太喜欢以Web那种远程模式去组装东西。其次,对权限划分比较细,有非常灵活的权限设置。
另外,我们下一个重点考虑规划的就是AnyRobot日志云,这样的产品在市面上还不多见,尤其是对我们制药企业,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产品,从制药企业合规性来讲,首先要满足审计追踪,审计追踪最核心的地方就是要保证所有的服务器系统和终端系统日志的真实可靠,所以日志云对我们制药企业数据可靠性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管控点。第一,其实日志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信息安全,不管是防黑、防毒、还是防篡改等等,都是要用到日志的。如果要提高企业的信息安全能力,对日志的监控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我们很多数据回滚是需要用到日志的,如果不能把所有系统中的日志比较好地保护起来,对数据的完整性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第三,我觉得比较容易忽略的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进入全面桌面虚拟化的时代,绝大多数企业还是使用传统的PC来办公,对于我们个人终端上的日志,在一些重要的部门,也是属于需要监控和保护的范畴。对于我们传统企业的IT部门,以前常做的就是当服务器资源满了时,我们就把日志包删除掉,这在以后的发展中是不可能做的事情。
信息化建设的心得
Q:有什么样信息化建设的体验或者心得分享给大家?
A:我觉得这么多年下来,最大的体验就是:不要为了做信息化而去做信息化,要真正把信息化当作企业推动业务发展的力量,去帮助企业把业务发展好,而非让业务来适应我们信息化。这两年是互联网行业/IT行业各种名词满天飞的时代,当你互联网思维尚未搞清楚,就已经有了这样那样的思维;当你云计算尚未搞清楚,已经有了雾计算、霾计算;数据中心尚未搞清楚,已经有了数据池、数据湖……非常非常多新概念在这里面。我们还是要切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去审时度势,去仔细地分辨哪一种技术适合企业现有阶段的发展,切不可盲目追求高大上。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切合自身发展,脚踏实地,才能够远行天下。
未来是属于数据即服务的时代,数据作为企业发展的生产力,将为企业创造无限的价值!
更多AnyDATA大会资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