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观看采访实录
本文摘自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技术处副处长 杨崇华采访实录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和增长的司法需求,全国法院在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下,逐步开始打破信息孤岛,真正地将执行与信息化融合在一起,让信息化在服务法官办案、方便群众诉讼、优化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其中,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一直是走在前端的。2017年,江西高法的案件结收比为113.44%,居全国法院首位。
“我作为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信息化的参与者,随着法院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和业务工作的要求,有幸见证了从局域网开始,到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法院行业场景应用的建设时代,特别是在帮助法官提高办案质效、帮助法院提高管理质效等方面收获了很多。”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技术处副处长杨崇华谦虚地提到。
近两年,智慧法院建设已经被写入了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十三五发展战略,法院行业针对智慧法院的建设,围绕“三全三化”也提出了目标和要求,首先要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作为信息化的基础;其次是全流程依法公开;再者是要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务。江西高法围绕着“三全三化”的基本要求,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去推进法院工作,在整个法院管理工作的拓展和提升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高效办公之翼,让法院工作者更省心,民众更安心
“早期信息化建设不是很成熟的时候,大家都是通过纸质文件走审批、签批或者盖章的流程。拟稿和制作文书的流程时间会有比较准确的掌握,而签发的流程因为可能会涉及相关的领导或管理者,需要他们进行签发,但是由于工作繁忙或是出差,不一定能很准确地去描述裁判文书的签发时间。而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所有的流程都实现了全业务网上办理。智慧法院三个基本特征,其中一个就是将执法办案、行政办公以及其他管理工作在网上进行流转、签批和签发。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办公、办案的效率,同时也因为全程留痕让数据有迹可循。”杨处长提到。
对于法院来说,执法办案为其核心业务,数据量最大的是审判和执行部门,这部分的数据也是法院审判机关的核心所在。面对法院长期以来头痛的内外网文件分享的问题,杨处长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比较特殊。首先对于法院专用网络来说,它是以外界物理隔离的非涉密网络,所以必须和外界物理隔离,无法实现简单的跨网文件共享,像是很早以前内外网交叉使用U盘的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这种行为首先会为系统安全带来隐患。从外网上下载资料以后导入到内网,就可能存在携带病毒或木马到内网上,造成内网系统不稳定或文件丢失的情况。同时,文件集的信息数据共享也会引发安全问题,比如内网有很多文件是不宜公开在外网的,这样就可能会造成数据或文件被人窃取或者丢失的情况,更严重的情况可能会造成司法裁判的不公,当事人对案件最后裁判结果的不信服,从而影响司法裁判的权威性。”杨处长同时指出:“在我工作的14年中应该有10多起文件丢失或者文件遭到病毒攻击后无法恢复的情况。而往往修复500G的数据,最少需要两天以上的时间。”
从2016年开始,爱数AnyShare Family统一文档云助力江西高法建设全省法院智慧云盘的服务,首先帮助江西高法解决内外网安全交互的问题,其次是方便法院工作者去分享和下载资料,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除了考虑到文件的安全共享,文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是江西高法选择爱数AnyShare Family统一文档云的一个主要原因。
“首先我们认为产品本身要有可靠性,目前我们使用爱数AnyShare Family统一文档云产品时,很少出现问题,它是比较成熟的、经过市场实践而不断修正和完善迭代的产品。第二就是它的技术服务方面,我们在接触过程中也了解到了,爱数是一家以技术性见长的企业,所以在技术服务上,人员的知识和服务都是很到位的。”杨处长同时认为,法院工作者对于爱数AnyShare Family统一文档云的使用体验和接受程度都是比较好的。 “AnyShare Family统一文档云在使用上与普通操作系统的普通硬盘一样,没什么培训障碍,使用的门槛比较低,可以迅速上手和使用,或者说,使用者本身也希望去用这种产品。”
目前为止,江西高法AnyShare Family统一文档云的配置量为10000人,日活在线数为3000到4000人左右。
便民服务之翼,让司法服务有温度,让民众更暖心
法院是以执法办案为核心,而执法办案的最终结果则是为了诉讼服务。杨处长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江西高法在便民利民方面的建设成果。
“根据最高法院的要求,我们推广了 ‘收转发一中心’的平台建设。这个平台的建设一方面是为减轻法官办案的压力,提高质效;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为了提供便捷化的诉讼服务。以前材料递交是纸质的话,一般要跑5到10次,还要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或材料的充分程度进行材料补充。”说起反复递交材料,杨处长也是颇有感触,“我们江西有的县,比方说南昌的安义县,它的产业主要是铝合金加工,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城区留下来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老人和儿童,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如果涉及到他们,反复的沟通和递交材料,大大增加了群众诉累。”
像杨处长提到的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多法院都面临着的问题。江西高法的“收转发一中心”推出之后,采取“跨域立案”的业务模式,可以像银行一样,群众在任何一家法院都可以提出异地法院管辖案件的申请立案,包括材料的递交等。当事人也可以在网上进行案件的立案申请、案件状态查询、庭审开庭情况等,也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进行开庭。甚至一些网络上发生的事故,像互联网购物案件,无需当事人到法院就可以直接网上审理,真正的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除了‘收转发一中心’,我们还做了很多其他工作,比如便民方面做的多元的矛盾化解,旨在案件立案前或立案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调解,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要遵从司法权威性,所以我们也有多元矛盾化解平台。另外,我们还利用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做了微法院,利用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平台的应用性,降低平台使用的门槛,让每个当事人都可以使用,理解法院工作或者参与诉讼。”
“未来我们的工作核心还是提高案件质效、方便当事人、减轻诉累等。我们希望将法院中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数据的二次应用去提高便利性,并将服务和理念贯穿始终。
数据时代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就如同信息化的变革,对行业也好。对整个社会的推动也好,都是无可限量的。就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我认为最后产生的东西可能就回归到数据,最终利用的东西是数据,以后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数据做探索,而且也可以把整个行业的一些工作过程进行量化,靠数据管理、决策以及利用数据进行服务。”
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之路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突破,舞动智慧双翼,内外兼修,才能够真正实现让司法服务于民,才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更多AnyDATA大会资讯,
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