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观看采访实录
我叫吴家庆,2013年加入小米公司,目前是信息部系统运维主管。我的感受是,小米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企业,是一个不会限制大家发展的企业,我认为这点非常好,不会给你太多的约束,而是给你一面天空,任你自由飞翔,能够飞多高取决于你的能力有多强。所以小米人都是非常开心地在工作,完全靠激情和自觉去参与公司的每一件事情,甚至会做得更好。这也是我认为小米与其他公司相比与众不同的地方。小米和粉丝的关系也是非常有故事的。小米的粉丝成就了小米,同时小米也为我们的粉丝做了更多更好的产品。在小米成立之初我们是没有测试团队的,我们征集了100个梦想赞助商,这100个人用自己的手机冒着刷机的危险装了我们小米的系统,之后口碑相传,也就成就了现在的米粉文化。所以米粉是我们小米的朋友,我们之间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买卖关系。
小米成立以来有8年多了,我们做到了手机行业排名前四,我认为我们小米的价值观是独一无二的,小米推动了中国新零售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花更少的钱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乐趣,花更少的钱买到了更好的产品。举个例子,比如说电池,之前的南孚电池是3块到4块一节,小米的电池是9块9毛钱10节,而性能上是几乎没有差别的。等小米的电池推出之后,南孚电池价格下降了一半,可以说是小米在推动中国市场的进步。同时我们信息部对小米人的建设过程中也是遵循这种理念,能够让大家开心办公、轻松办公,花更少的钱让大家体验到更好的东西。比如说本次我们选中了爱数AnyShare的网盘,是我们在八家厂商中筛选出的最好的方案,同时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八个大项的改进,每个大项下面也分出好几个子项,我们可以说把每一项都做到了极致,包括商业系统最忌讳改的源代码,都相应的做了一些优化改进,同时把爱数AnyShare的移动端整合到我们的小米人办公里。这些改进因为是在幕后,所以用户没有办法知道,但是我们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在逐步提升用户的体验。同时也要对爱数厂家说一声感谢,本次项目做了有半年之久,很多地方我们自己认为提出来都有一些不好意思的,但是爱数还是替我们做了相关的改进,我们觉得非常感谢爱数厂家。
我刚来小米的时候信息部可以说是一个一穷二白的部门,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系统去支撑我们的业务,我来的时候2013年是先补坑,在千疮百孔的系统上去加固,加固之后在2014年,我们发现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于是做了一次域的迁移、域的重构。域的重构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其他的公司应该都是找微软花几百万完成,我们是全靠自己完成的。迁完之后我们就围绕我们现在的架构,在15年的时候做了一个CAS的单点登录,所有的票据都通过CAS去介入,管理员系统不会接触到用户票据,同时我们在香港成立了我们的分站点,可以更好的支撑我们的国际化业务,2016年我们的内部OA上线,是我们自己做的,之后进行了小米人上线,小米人和OA的关系就是一个是移动办公,BYOD,一个是电脑办公。在2017到2018年,我们在固化系统,围绕着之前的架构去扩展我们的系统,享受我们之前的规则带来的红利,在原有的系统上丰富了很多其他的系统,比如说我们的审批系统、网盘系统等,共计到目前为止建设了800多个系统,都是我们信息部做运维。
其实在建设过程中困难有很多,但是最大的阻力不是技术上的,小米的同事都非常年轻,不到30岁,而且大家个性鲜明,大家会产生很多的思想碰撞,在没有清晰的流程制定之前,就会带来一系列的沟通问题,还有很多跨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在没有用爱数AnyShare之前,我们是用Windows共享,但是就如我之前所说,小米的人都是90后,个性鲜明,大家并不太接受这种管理,都是靠自愿去做事情,想要实现这个效果呢就是不加域,不加域的硬伤就是连的时候必须要输入相关信息和密码,很多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很多时候就连不上,或者当他改了密码的话,他的旧密码会被记录,不停地锁住账号,可以说是各种不可用。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只是实现了文件共享的功能,并没有实现更高级的功能。
我们在这个事情上也是汲取了无数的教训,现在我们积累了120T的文件共享数据,我们发现再这样下去是不可管理的,大家对于更好的文件系统的呼声也是非常高的。我们一共调研了八家网盘系统,筛选出了最好的产品是爱数的AnyShare,它在满足了我们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又带来了很多高级的功能,比如说协同办公、文档多人编辑、文档版本控制、文件的内外联等。以前我们的供应商想要下载我们的东西需要使用百度云盘等,大家都知道这在安全方面是不可取的,现在文件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可以给供应商发一个链接,同时开权限给供应商上传和下载的功能,这一切的功能都实现了我们的功能并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所以非常感谢爱数这个产品。
信息化建设像电子流一样,把所有人穿起来,让大家能够高效地办公,如果说没有信息化建设,你的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都会做得非常吃力,可能会事情做了很多,但是并没有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但是如果信息化电子流做通了,一切依靠计算机的高效处理,帮你去节省很多的时间和人力,可以帮助你事半功倍。大家都知道明确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的岗位,电子流走到你这个环节应该做什么,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可以配合整个项目区把它做得更顺利。
信息化的架构就像是盖大楼的结构,把整个大楼支撑起来,而我们每个员工就是在这个结构下的一面墙、一块砖,我们围绕这个框架去把大楼搭建起来。小米,追求极致,追求更好的用户体验,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围绕这个目标迈进的。
更多AnyDATA大会资讯,请点击此处。